氧气运输:血红蛋白将肺部吸收的氧气送至全身组织。
二氧化碳排出:将细胞代谢产物CO₂运回肺部排出。
营养输送:将肠道吸收的营养物质运送到全身细胞。
谢废物清除:将细胞废物输送至肝脏、肾脏排出体外。
维持体温:通过血液循环调节身体各部位温度平衡。
调节酸碱度:血液中的缓冲系统保持体内pH稳定(约7.35–7.45)。
水分与电解质平衡:帮助调节体内液体浓度与渗透压。
免疫防御:白血球识别并消灭细菌、病毒等外来入侵者。
止血与凝血:血小板与凝血因子在受伤时迅速止血,防止失血过多。
荷尔蒙运输:血液将内分泌系统释放的激素传递至目标器官。
信号调节:调控生理节律,如胰岛素调节血糖水平。
贫血:红血球或血红蛋白不足,导致供氧能力下降,出现头晕、乏力。
血液浓稠:影响血流速度,增加中风、心梗风险。
白血球异常:可能导致免疫力下降或白血病。
凝血功能障碍:易出血或血栓,影响生命安全。
饮食均衡:补充铁、维生素B12、叶酸等造血原料
规律运动:促进血液循环,增强心肺功能
多喝水:保持血液稀释、促进代谢
避免久坐:降低静脉血栓风险
定期体检:监测血常规指标,早期发现异常


很多重大疾病在初期无明显症状,如糖尿病、高血脂、肝肾功能异常、癌症指标变化等,都可以在血液中提早被察觉。
✅ 提早发现 → 提早干预 → 提高治愈率
血液能反映多个系统的运作情况,例如:
肝功能:ALT、AST、总胆红素
肾功能:肌酐、尿素氮
血糖:空腹血糖、糖化血红蛋白
血脂:胆固醇、三酸甘油脂、HDL、LDL
甲状腺功能、尿酸、维生素D……
透过这些指标,你能更清楚自己身体目前的代谢状态。
白血球计数升高可能代表身体正在对抗感染
淋巴细胞比例、嗜酸性球升高可能提示过敏或慢性发炎
某些病毒或细菌感染也能通过血清学反应被检测出来
若你正在控制糖尿病、高血压、甲状腺功能异常等慢性病,定期抽血是了解控制效果的基础。
👉 例如糖化血红蛋白能看出过去3个月血糖平均值,远比一天的血糖更有说服力。
若你正在控制糖尿病、高血压、甲状腺功能异常等慢性病,定期抽血是了解控制效果的基础。
👉 例如糖化血红蛋白能看出过去3个月血糖平均值,远比一天的血糖更有说服力。
每年一次健康检查(尤其30岁以上)
疲倦、冒冷汗、掉发、月经失调等不明症状时
家族有慢性病或遗传疾病史
怀孕前、中、后期评估
有长期服药、减重、健身、情绪问题等情况时也建议抽血了解身体反应

日期:24/08/2025,星期日
时间:早上8点到早上11点
地点:轩学坊国际命理及身心灵学院
备注:验血前,必须空腹最少8小时



维持器官供血
正常的血压让心脏、大脑、肾脏、眼睛等器官获得足够的氧气和养分。
血压过低时,大脑容易供血不足;过高时,血管就会像水管爆裂一样出问题。
高血压是“隐形杀手”
多数高血压没有症状,但却悄悄破坏血管,增加中风、心肌梗塞、肾衰竭等风险。
世界卫生组织指出:每3个成人就有1人患有高血压,但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是其中之一。
血压异常→可能是其他问题的警讯
血压太高:可能和肥胖、压力、肾脏问题、荷尔蒙失调有关
血压太低:可能是营养不良、内分泌问题或心脏功能减弱

高血压:中风、心脏病、肾脏衰竭、视网膜病变
低血压:头晕、晕厥、疲倦、跌倒风险增加,尤其长者
血压波动大:也会加重心血管负担,增加突发事件风险
根据 2010—2021 年间数据,马来西亚记录约 1,900,000 全因死亡,其中约 318,268 例(16.6%) 与 心血管疾病(包括中风、冠心病等)
而高血压正是 心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,是导致中风、心肌梗塞、心衰竭、慢性肾病等的重要根源
有研究指出,高血压约占 心脏病死亡的 45% 以及 中风死亡的 51%

🎓 拥有国际认可的营养学专业背景
🩸 擅长解析血液报告,评估各项生理指标与营养缺口
📊 可判读亚健康征兆,提出个性化饮食与补充方案
🤝 曾为上百位个案制定精准营养调理计划
🧬 熟悉女性荷尔蒙调理、肠胃系统支持、免疫修复等方向
提供专业验血报告分析
提供专业个人调理建议
后续为您追踪潜在健康风险,让你有规律的提升健康








日期:24/08/2025,星期日
时间:早上8点到早上11点
地点:轩学坊国际命理及身心灵学院
备注:验血前,必须空腹最少8小时